史秋霞

发布者:武悦发布时间:2020-07-24浏览次数:326

个人简介:

史秋霞,女,1982年 10月生,副教授,社会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;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,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,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委员会理事、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委员会委员。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,主持厅市级项目多项。出版专著1部,在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》(教育科学版)、《青年研究》、《社会科学研究》等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。 

研究领域:

1.公共服务与社会工作

2.流动人口及其子女

3.项目社会评价

教育背景:

2015年3月-2016年3月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,访问学者

2011年4月,毕业于河海大学社会学系,获法学博士学位;

2006年9月—2008年3月就读于河海大学社会学系,获硕博连读资格;

2006年6月毕业于济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

主讲课程:

本科生:《个案社会工作》、《社会工作行政》

研究生:《社会工作理论》

主要科研及获奖情况:

1.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及保障机制研,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16SJB840011), 2016-2018

2.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——以农村大学生为例,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2012SJD840005),2012-2016

3.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过程与分层功能研究,江苏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2011年度课题(C-b/2011/01/09),2011-2014

4.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机制——基于农村大学毕业生生存现状引发的思考,.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校级科研基金项目(11XWR03),2011-2014

5.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机制及干预路径研究——基于家庭系统分析视角,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(17SYB-113),2017-2018

6.项目社工人才的核心能力定位与通才取向的教学模式探索——以《个案工作》课程为例,bat365中文官方网站“十三五”第一批本科教育教学研究课题(JYKTY201720),2017-2019

7.史秋霞,《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与分层功能研究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年4月出版。

8.史秋霞,王毅杰.片面洞察下的“反学校”生存——关于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探讨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15,33(03):23-31. (CSSCI)

9.史秋霞,王毅杰.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图景[J].青年研究,2009(06):56-63+93.(CSSCI)

10.史秋霞,赵影.政府主导型公益创投模式下社会组织参与购买服务的实践研究——以昆山市为例[J].人口与社会,2020,36(02):66-77.

11.史秋霞.家庭抗逆力理论对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[J].理论观察,2019(07):70-74.

12.史秋霞.“沙拉碗”式融合理念下的新加坡华族社群融合研究[J].南京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8,17(02):87-96.(CSSCI扩展版)

13.史秋霞,王开庆.学业自我概念:教育获得过程中家校优势如何累积——对大学生自我陈述的分析[J].中国矿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19(05):71-78.

14.史秋霞,王开庆.项目社工的核心能力定位与通才取向的教学模式探索——来自“个案工作”教学的经验反思[J].广州社会工作评论,2016(02):291-300.

15.史秋霞,周敏.跨国文化网络中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——读《重建祖乡:新加坡华人在中国》[J].南京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15(04):114-121.

16.史秋霞.农民工子女阶层再生产中的学校教育:从公办教师谈起[J].基础教育,2016,13(04):23-32.(CSSCI扩展版,全国中文核心)

17.史秋霞.农民工子女自我认同构成及其启示——基于1333份“WAI”陈述测验数据的分析[J].湖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17(02):50-55+61.(CSSCI扩展版)

18.史秋霞,范艳萍.学校教育中的再生产漩涡——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[J].河海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5,17(04):48-52+91.(CSSCI)

19.史秋霞.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的流向研究——以南京市某公办学校初中毕业班为例[J].南京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12(03):88-95.(CSSCI扩展版)

20.史秋霞.城市公办学校教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认知与困境[J].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,2013,26(04):19-22+174.

21.史秋霞.互动机制下的教育与社会分层[J].河海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,15(02):39-43+91-92.(CSSCI扩展版)

22.史秋霞.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——读《社会科学的理路》[J].理论月刊,2012(08):38-41.(中文核心 CSSCI扩展版)

23.史秋霞,王毅杰.试论相关群体对问卷调查资料质量的影响——以一次流动儿童调查为例[J].中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,26(03):26-29.

24.史秋霞,王毅杰.生活情境中流动儿童的认同建构逻辑[J].华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,9(01):135-144.(CSSCI)

25.史秋霞,王开庆.从二元性到二重性的飞跃——对吉登斯《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》的解读[J].河海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9,11(03):59-62+92.

26.史秋霞,史晓浩.当代硕士生社会网初探——基于河海大学硕士生讨论网抽样调查的研究[J].学位与研究生教育,2008(05):25-29.(CSSCI)

27.王毅杰,史秋霞.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[J].社会科学研究,2010(01):90-96.(CSSCI,人大复印资料《青少年导刊》2010年第5期摘录转载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0年4月6日观点摘编)

28.王毅杰,史秋霞.利益相关群体视角中的流动儿童学校教育[J].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,2012,28(02):19-24.(CSSCI扩展版)

29.王毅杰,史秋霞.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[J].南京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8(03):53-57.